为什么闹饥荒时会吃观音土?
很多人知道,这种土只能临时充饥,吃了没法消化,吃多会出人命。
那为什么闹饥荒时会吃观音土?为什么不能吃树皮草根树叶之类的?
下图:村里的树皮被刮得干干净净
本文来自知乎:
目前大家的回答很多是凭空想象的,虽然对其中的艰苦困难报以了极大的悲悯,但对细节的想象和现实差了太多。
首先,大饥荒的时候,只要能走得动,就是需要出去觅食的,找到食物,也是可以烧柴做出来的。1942年的时候,村民为了背观音土,可以往返六十里地。
贫苦百姓家用清蒸法,观音土要和野菜一起制,先把观音土筛细了,添水,与野菜一起揉成一个团子,蒸熟,像吃窝窝一样咽下去。
还有一种制法,是油酱烹烧,富户才干这种事。
清末杭州被困时期,城内能吃的都被吃光了(包括草和树皮),到最后,“乏食者搬取(观音土)而回,以油酱烹烧,其味大可适口”。 树皮的吃法通常也不是直接就啃,饿绿了眼的人才那么干。人们都是先扒树叶,树叶扒光了,才扒树皮。树皮得去掉老皮,留下嫩皮,再蒸煮切段,晒干后磨成细粉。野菜根洗干净,热水焯一下,切碎成细末,与树皮糊一起捏成菜团。
树皮也分好吃不好吃,好吃的滋味只能说不差,难吃的则十分苦涩,比如说杨树皮。差劲的树皮能把人胀死,到肠里屙不出来,饿极了再吃东西,久而久之就憋死了。
观音土也是这样的,食之令人饱腹。
现在有一种止泻药,叫“蒙脱石散”,利用的就是观音土涩肠的作用。故而这土比窝窝还能管饱,吃一丁点就令人感觉腹中胀满。土在肠胃中凝滞不前,根本拉不出来,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肚子鼓胀得像个小西瓜,敲起来十分坚硬(就是成石头了),这时候就该死了。
袁隆平《上级“便函”保护了我和杂交水稻》:
“1860年,全国闹大饥荒,我亲眼见过有人饿倒在路边、田坎上,有的是吃观音土不消化撑死了。”
观音土不是说吃了就会坠死、胀死,少量吃是没事的,很多人靠吃观音土撑过来了。蒸观音土吃的确可以续命,但吃久了肯定胀死。不到万不得已,没人愿意吃这个。
为什么明知最好别吃还吃呢? 因为不吃死得更快。
相关内容